潮濕容易引發3類病癥,做好這4點可有效預防
看看這張圖,南方地區在飽受“回南天”煎熬的同時,還在接受雨水的洗禮!
墻壁、地面、被窩、家具、衣服、空氣……都是濕漉漉噠!
就連人,感覺都能擰出水來!渾身都透著“不舒服”,時長感到身體倦怠、胸悶、腹瀉、食欲差等,嚴重的還會引起疾病,最常見的就是這三類:
風濕類:空氣濕度上升,就會導致關節腫脹、疼痛加重,誘發或加重原有的關節疾患。過于潮濕也會讓人體的血液循環受影響,像小居這樣的文字搬運工,每天都要久坐伏案工作,頸椎、腰椎和四肢的關節更容易感到重乏力,甚至全身不舒暢。
皮膚和婦科病:潮濕是真菌的溫床,容易引發真菌、霉菌感染,出現濕疹、手足癬、過敏性皮膚病等皮膚疾病和婦科疾病。
胃腸病:溫濕的環境容易讓腸胃功能紊亂,食物也更易變質,不注意的話食用后會引起食物中毒、細菌性痢疾、大腸桿菌腸炎等胃腸道疾病。
所以,在這個回南天,一定要做好防潮除濕的工作。相信網絡上各種除濕方法也是一搜一大筐,今天小居要給你們說的是最簡單、有效的4個方法。
方法一:勤通風,關門窗
這兩點并不沖突,回南天早晚兩個時間段的空氣濕度最高,所以在這個時間段一定要緊閉門窗,不給室外暖濕氣流進家的機會。但一直緊閉門窗會讓空氣不流通,并不健康,所以大家可以選擇在中午艷陽高照、室外氣溫最高的時候開窗通通風。
方法二:掛干燥劑
走進超市,你會發現各種各樣的防潮除濕干燥劑。大家可以選擇一些口碑效果好的,放在壁柜、衣柜、鞋柜等小空間,可以有效為衣物除濕。
這類小空間除濕劑也可以自己制作,比如蘇打粉、咖啡渣、洗衣粉等,都可以放在小盒中,用保鮮膜封口,用牙簽在上面扎一些洞洞即可,經濟實惠有效。
方法三:專業除濕
前面說的方法是局部除濕,全屋除濕還是要借助專業儀器——除濕機的力量。
雖然現在不少空調都帶有除濕功能,但見效慢,而且會使人感到寒冷不舒服。而使用抽濕機抽濕,不但除濕量大,且不會降低室內溫度。選擇除濕機的時候需要注意幾點:
1、除濕量:經濟條件允許的還是選擇除濕量大的機器,見效快,效果好;從經濟實惠的角度看,也要選擇適合房間大小的,如果為省錢,大房子選擇除濕量底的機器,達不到效果更是浪費錢。TER T-CS10除濕機的除濕量大約每天10L,相當于40瓶250ml的礦泉水,這個量可以在回南天給你一個干爽的環境。
2、耗電量:在正規品牌的產品中,自然選擇同等除濕效果下耗電量小的嘍。
3、噪音:整天都開著機器,噪音太大會嚴重影響睡眠、工作和生活。所以選購的時要選擇噪音小的產品,最好帶靜音模式的,更適合夜晚使用。
4、附加值:除了除濕,如果還帶有空氣凈化、干衣等功能,一機多用更實惠。
方法四:多食、多動、講衛生
前面講的都是整治環境的方法,接下來要關注一下身體。
每天最好運動一個小時,促進血液循環,保持周身氣血的流暢,通則不痛。飲食上,煲湯時適當加入土茯苓、薏米、芡實、淮山等健脾祛濕中藥。平日要勤換衣服、床品,保持皮膚清潔干爽,能在一定程度上預防病情復發。
評論:
目前沒有評論內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