殺菌除螨哪家強?洗衣機除菌技術大盤點
以前買洗衣機,都在糾結波輪還是滾筒!
現在買洗衣機,更關注的是除螨殺菌技術誰更強!
這主要是因為現在環境污染越來越嚴重,衣物跟外界空氣接觸后,會有細菌、螨蟲的滋生,長期穿這樣的衣服容易引發皮膚發炎、過敏等疾病,所以,人們現在重的不再是洗衣機的去污能力,而是怎么才能洗的更健康。
目前,我國洗衣機的除菌方式主要有高溫除菌、臭氧除菌、銀離子除菌、電解水除菌、紫外線除菌等。今天小居就來介紹一下幾個主流技術各自的特點,希望對你的選購能有所幫助。
高溫殺菌
這個方法可以說是很原始,在洗衣機出這個功能之前,聰明的人類就經常使用沸水蒸煮衣物、餐具以達到消毒的目的。在100℃的沸水中持續煮15-20分鐘,可殺滅一般細菌。
現在大多數洗衣機都帶有高溫殺菌功能,它就是利用高溫使微生物的蛋白質及酶發生凝固或變性而死亡,這是最廣泛且最易行的殺菌方法。但它也有些局限性,要求衣物可以耐高溫,像真絲這種材質就并不適用。
臭氧殺菌
臭氧在常溫、常壓下大約30分鐘就會自行分解成氧氣和對細菌有極強氧化作用的自由基態氧,自由基態氧通過分解細菌內部的葡萄糖氧化酶、DNA、RNA等,破壞細菌繁殖甚至使其變性死亡,對金黃色葡萄球菌、大腸桿菌殺滅率高達99.5%。
臭氧極易溶解于水,生成臭氧水。臭氧水濃度在0.1-0.2mg/L時即可殺菌,達到0.4mg/L時可殺滅病毒,滅菌速度比氯及其他滅菌劑高600-3000倍。
市面上應用臭氧除菌技術的洗衣機產品,大多是在內部添加了臭氧發生器,在洗滌前及最后一次漂洗時,內部的臭氧發生器注入適量臭氧于內筒,利用臭氧與水分子作用形成臭氧水實現對衣物的除臭、防菌等功能,并在除菌完成后自動轉化成氧氣,不會造成二次污染。而且臭氧水還能增強洗滌劑的去污能力,提高洗衣機的洗凈度。
但臭氧并不是絕對安全的,濃度過高就會對人體造成一定傷害,所以洗衣機的臭氧除菌釋放濃度需符合≤0.1ppm的國家標準。
還需要注意的是,臭氧的氧化性可能會使橡膠等部件老化,還會使有色衣物掉色,所以洗滌深色衣物時要慎重使用除菌功能。
銀離子殺菌
銀離子除菌的方式主要分三種:普通銀離子除菌、光動銀除菌和納米銀離子除菌。
①普通銀離子,是利用光照下Ag+和水發生光催化反應產生羥基自由基(?OH),使銀離子與羥基自由基共同破壞微生物細胞,讓細菌蛋白酶活性迅速喪失并致其死亡。
②光動銀,與普通銀離子區別在于這類洗衣機搭載了發射藍光裝置。銀離子收到特定頻率紫外線照射后被催化,與水或空氣反應,產生能夠同時去除大量細菌及真菌的羥基自由基、活性氧,雙重除菌更徹底,尤其是大腸桿菌、金黃色葡萄球菌、白色念珠菌等。
③納米銀離子,洗衣機通過將納米材料添加在內外桶材料或外桶的表面,在洗滌過程中,納米材料中包含的二氧化錳、氧化銀等釋放出銀離子,來達到除菌效果。
無論是哪種銀離子殺菌技術,都要避免重金屬對水的污染,而且使用一定時間后可能不再有除菌效果。
電解水殺菌
強堿性電解水具有良好的洗凈效果,而強酸性電解水則更有廣譜、高效和快捷的殺菌功效。采用電解水殺菌技術的洗衣機,就是利用水電解后生成的強酸性和強堿性在短時間內殺菌、消毒。生產成本低、制取便利、殺菌快,而且無殘留。
"紫外線+光觸媒"殺菌
這項技術屬于純物理殺菌,紫外線可以破壞并改變微生物的DNA結構,從而殺菌;光觸媒是一種催化劑,在紫外線照射下,能破壞細胞膜使細胞質流失,從而造成細菌死亡和抑制病毒的活性,故能殺滅各種細菌、病毒,有效分解霉菌。
洗衣機在漂洗的時候,使水流通過一個有短波弱紫外線照射、內壁涂有光觸媒的石英螺旋套管,對管內水進行殺菌、消毒,然后經動態噴淋回到桶內。在此過程中,光觸媒經由紫外線照射,產生出具有強氧化能力的鈦離子,能將水和衣物中的有害物質、細菌進行分解或無害化處理。
以上這5中除菌技術都很有效,但也各有缺陷。具體選哪種,還是要視你家實際使用情況而定哦!
評論:
目前沒有評論內容。